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的十年,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们仍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作为。


一、新时代十年的巨大成就,奠定高质量发展“三大”基础


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及历史性胜利的取得,从理念、制度和物资三个方面,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理念基础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确立,是中国立足自身实际探寻现代文明发展路径的伟大思想实践,必将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模式。


其次,在制度方面,近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效结合的制度体系,为下一阶段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双重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三,物质基础方面,近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这为我国在新的起点上行稳致远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五大方面”环环相扣,合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针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举措。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五大方面环环相扣,相互支撑。


首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发展格局下的内在制度需求,统领其他四个方面。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坚持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严守“市场经济是工具,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目的”。


其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侧重于培育高质量的市场经济供给能力,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


第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强调通过高水平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最后,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既体现了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是持续扩大内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三、立足“市场”与“政府”关系,推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驱动力,公平竞争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才能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涌出,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主创新创业积极性,促进资源配置的动态高效。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又需要政府的介入,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条件建设方面,政府可以大有作为,例如基础教育、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提供等方面,政府的积极作为可以确保市场的有效运转。同时,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科学干预,比如缓解环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性,矫正市场经济自然形成的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等问题,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有为”。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完整、准确、全面的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格局,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奇迹。


上一篇: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举办第二十五期研究生知新学术论坛

下一篇: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举办第九期宏观经济与金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