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指示精神,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通过构建多位一体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教师思政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凝聚学院高质量发展最大合力。
一、强化“四个抓手”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学院党委-党支部-党员一体联动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强化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将教职工思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政治理论学习、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等同安排、共部署、齐推进;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新聘工作人员社会背景及思想政治状况考察工作办法》《教职工荣誉体系建设方案》《入职引导人工作方案》等。发挥党支部涵养师德师风战斗堡垒作用。对标支部建设“七个有力”,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打造全国高校金融学科党建工作联盟和交流平台,辐射带动支部建设和教师思政工作质量整体提升;推进“党支部品牌建设2.0”工程,夯实支部共建“纵向-横向”双向联动模式,拓展教工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老党员主动申请入校工作、党员教师主动留守校园,发起Office Hour 教师志愿服务项目,推出“同心抗疫·启智赋能助成长”等活动,榜样示范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发起“Office Hour”教师志愿服务项目
“同心抗疫·启智赋能助成长”活动
(二)强化思想引领。创新理论学习模式。打造“四个一”工程,聆听一次政治大课、开展一次现场研学、举办一次座谈研讨、组织一次导学思政实践;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将“理论学习、业务交流、工作部署、听取意见”一体推进;举办新老教师座谈会、理论读书会,追寻红色足迹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打造学院文化品牌。深挖学院红色基因,打造“走进薛暮桥”文化品牌,通过建设事迹展厅、开设宣传专栏、启动“薛暮桥大讲坛”,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薛暮桥精神,将经济学人精神和经济学科文化融入师德师风教育,赓续学院优秀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建设教师思政教育样板高地。开展专项学习活动。依托学校“树师德正师风”“光荣的使命”等专项活动平台组织师德讲堂、“战略科学家钱学森”讲座,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学习,举办“十四五”规划研讨等,将师德师风教育寓于感受山东大学的文化气象中,寓于只争朝夕、精耕细作的思想共识中和强化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中。
章丘三涧溪村党建活动
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
(三)强化榜样示范。建立荣誉体系。从表彰性荣誉、激励性荣誉、纪念性荣誉三个层面,构建了从个人到集体、从入职到退休、从教学科研到服务保障全方位多层次的荣誉体系,全面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精耕细作、见贤思齐、追求卓越的向上氛围,真正起到表彰典型、带动全局的良好作用。宣传典型事迹。推出“二十大精神大家谈”,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在教学科研、资政建言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启动“师德大讲堂”,组织“教学名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一线优秀教师进课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老中青对话,讲好身边楷模的师德故事,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师德示范导向。
(四)强化底线约束。抓实考核评价。严把教师引进入口关和教师晋升评聘的考核关。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牵头成立入职考察小组,严把师德师风考察,敢于否决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人才;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年度考核、导师遴选、评优奖励的首要的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2022年始建立了学院《师德考核结果运用事项清单》,对10个事项76人次的教师师德考核情况进行记录备案。建立预防机制。着重严守教师政治安全底线、学术规范底线、生活道德底线,定期开展教师思想状况调研,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定期开展教师领域安全分析研判;加强台账管理,“一对一、点对点、全覆盖、有重点”地做好重点关注教师思想动态跟进。
二、打造“两个工程”
(一)“暖心工程”营造和谐家文化。将教师思政工作与管理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落实“一线原则”。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办法、领导班子年度规定动作清单、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党支部工作例会制度等,每年开展1次一对一谈心谈话,并针对不同群体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座谈会”“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各类调研座谈,全方位、各渠道了解教师思想状况和发展诉求。建立入职引导人制度。编制《入职手册》,举办“入职仪式”,为每一位新入职教职工配备入职引导人,帮助快速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融入教学科研团队,建立爱院的归属感、荣院的荣誉感、强院的使命感。推出改进管理服务系列微举措。安装暖水设施、设置教师打印室、优化升级学术会议和教师休息室设施、设置“经济学人文库”、更换办公室照明设备等,以“小切口”开展“大思政”,以“微改进”推动“大助力”。建立志愿互助小组。组建立志愿者互助队伍,对发生临时困难的教职工提供及时帮助。
(二)“聚力工程”凝聚奔一流合力。将教师思政工作与教师成长、学院发展有机结合,打造“聚力工程”。广泛听取和采纳教师建议。通过学院领导班子联系师生、联系人才、联系青年教师、党外教师等常态化听取教师对学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去年以来还通过8场教师座谈会、举办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共收集意见建议4类16项76条,学院专题研究,进行台账式销号管理。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班子成员带头,全员引才、服务人才意识不断深化。打造学术论坛品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助力人才成长,一对一了解青年人才个性化需求,学院教师所有申报材料,均经过学院组织进行把关修改;对重点项目申报,学院党委牵头建立专门小组靠上服务。深化事业共同体意识。以共同的事业凝聚力量,制定和完善学院系工作例会和支部例会制度,压实系所“六个一”目标任务,强化系所共同体;围绕重点学科方向,建设5个科研创新团队,支撑学科出尖出峰,强化团队共同体;畅通教职工参与学院治理和议事决策的路径,激发教职工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强化学院共同体。